top
vertical vertical 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 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事工 > 組織團體
[講道會之三] 陳耀鵬博士:哀慟的人有福
題目:「天國子民的生命表現」
改變字體大小 [-] [+]
陳麗斯 / 基督日報記者
2011年08月03日03時40分 上午 Posted.

陳耀鵬博士第三日講道中,以「哀哉世界、慟其變歪」為題續解「八福」的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
 » 陳耀鵬博士第三日講道中,以「哀哉世界、慟其變歪」為題續解「八福」的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

陳耀鵬博士第三日講道中,以「哀哉世界、慟其變歪」為題續解「八福」的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

「哀慟的人有福了」此話令人難以理解。一般人包括基督徒均設法逃避悲歡離合等哀痛的事,世界的哲學都教人忘記煩惱,坊間流傳著“DON’T WORRY BE HAPPY”、「最緊要好玩」等話。

今年五月有組織發表「幸福指數」調查指數,34個國家中澳洲被認為最幸福;今年3月蓋洛普民調想找出「美國最快樂的人」,花了三年時間調查中,在一千概括快樂的要素,結果顯示有結婚、有子女、身材高大,65歲以上、有個人生意、年薪逾12萬美金的就是全美最快樂的人。但世界追求幸福快樂之際,八福卻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在路加福音表達更驚人:「你們喜樂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八福」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是眾福之基礎,與第二福「哀慟」亦有連帶關係。陳博士表示從虛心到哀慟可說是無法避免,因在面對神的聖潔時,人會看到自己裡頭的污穢、靈裡本相的無助,就會為自己所作的事憂傷、為自己的景況而哀慟。

「哀慟」的含義

但哀慟不是指「愁眉苦臉」。陳博士表示,聖經沒提及哀慟本身是否祝福,有時哀愁會被咒詛,如暗嫩因為妹妹不能滿足他變態的慾念而「憂急成病」,又如亞哈亞的憂傷因為不能得到拿八的葡萄園,甚至悶悶不樂至躺在床上不吃飯。這些都不是好的哀慟。

那馬太福音五章的哀慟是什麼意思呢﹖他提到《箴言》17章22節「喜樂的心是良藥」,指出世人以世俗庸俗的娛樂作消遣,如果喜笑是藥的話,他們可能在文化消遣時過份的吃「藥」,甚至到了「濫藥」的地步。

他又說:「今天教會落到一個地步,對罪的敏感性越少,並不懂教信徒如何哀傷。」《聖經》中記載耶穌發怒、禁食,但沒記載耶穌的歡笑。當然不能因此說耶穌從沒笑過,反之從他的言論、講話、比喻中可見他還有點幽默感。但在以賽亞書52章記載耶穌「多受痛苦,常經憂患」,又說他「無佳形美容」。在知道拉撒路即將復活時耶穌仍與周圍人一同流淚、為罪流淚、為周圍人信心少而流淚,亦為耶路撒冷而哀慟,可見耶穌是為世人滿有哀慟的主。

人生的「三種哀慟」

自然的哀慟

陳博士認為生命最少有三種哀慟。第一種是由於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困難痛苦,屬正常的哀慟,並且是人生的一部份。傳道書亦說:「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亞伯拉罕為妻子撒拉的死而哀哭、耶尼米為以色列哀哭、耶穌為耶路撒冷哀、保羅與以弗所信徒離別時哭。陳博士說:「生離死別、孤單難過、關懷憐憫等都是自然悲哀,這些悲哀哭泣不是罪,反有醫治功能。」他又表示每一顆眼淚神都不輕看,都一一紀念,甚至詩篇56:8記著:「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裏。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人生不可能每天充滿陽光,否則大地成為沙漠。

陳博士又說:「哭不可恥,但要知道為什麼事情、為什麼哭。」他舉例有一位牧者曾經歷兩三年失眠的痛苦日子,對無法睡眠者的苦況能親身理解。當其他肢體在傷心中無法成眠時,他更能明白別人的痛苦,並成為別人的安慰。

一位姊妹的女兒患癌症,她的母親常為女兒能保全生命禱告,並說若她痊癒要為她開感恩會見證神。病患的女兒說:「就算神不醫治也可開感恩會,關鍵只在我們是否得到神悅納。」即使病患,在醫院時她臉上仍常帶笑容,毫無埋怨,甚至為自己的安息禮拜作好。後來她與病魔搏鬥七個月後離世,喪禮吸引了三百人參加。

又有一位朋友接受呼召事奉神,但不到五十歲就患上栢金遜症及肝癌,生命日子已寥寥可數。一次他哭了一場後向陳博士說:「我哭了就好,我知道神的美意。」陳博士說:「我們不要怕神的哀慟,要肯定神的美意,接受神的安慰。」

世俗的哀慟

他又指出第二種是世俗的哀慟。哥林多後書7章9節:「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世俗的憂愁是讓世人有不必要、過份的憂愁,或教人充滿苦毒怨恨像該隱,又甚至如猶大一樣、對罪沒真正悔改的絕望的憂愁。出於神的憂愁可治療心中的創傷,但世俗的憂愁只助長心裡的苦毒,加深心裡痛苦,要毁掉我們,叫人與世隔離,無法脫離自己的痛苦,甚至精神崩潰。

他又大衞為例說明世俗的憂愁。他的兒子押沙龍從小驕生慣養,長大後甚至奪大衞之位。押沙龍被殺後他為兒子心裡慟,說:「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的死是大衞與拔示巴犯姦淫罪後應有的代價,但他為兒子的憂傷不是神的憂傷,而是姑息的愛,自己計算罪的代價,不願接受罪的懲罰。後來有約押指出大衞的自私說: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可見大衞的哀傷令他與現實脫節。

按著神的意思哀慟

神所希望的是人按著祂的意思而有的哀慟,裡頭有悔改、認罪。猶大犯罪知罪後上吊自殺,彼得三次不認主卻出去痛哭,世俗與按主意思的哀慟的差異就在這裡。浪子若只坐在豬棚裡自責自己的愚昧就只有悔恨,但他起來回到父親那裡認罪就是真正悔改。陳博士說:「不要停留在後悔或悔恨中,要回到神那裡,神希望的是自己的兒女悔改。」又說:「我們上一次悔改是何時呢﹖我們活在世上時對罪是否麻木﹖是否覺得無罪可認﹖求主幫助我們為自己的罪哀慟。」

「哀慟」的深義

他再進一步解釋「哀慟」的更深一層意思:不單為自己的行為,更為自己的本相,以及罪在世上產生的後果;不單為自己的罪,更為世界的罪,為別人的罪哀哭。哥林多教會信徒發生可恥的事後,教會信徒應該哀慟;但他們非但沒有哀慟,反自認心寬廣濶、思想開明,難怪保羅責備他們「自高自大、並不哀慟,把行這樣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

「哀慟」一詞原文用來形容比失喪父母更深切、是很深的悲哀。但哀慟不一定是愁眉苦臉,是沉著但不是拒人千萬,更是為著別人懷有溫暖的心意。「屬靈的人看透萬事」,哀慟的人為著別人未知之事心裡哀慟,但亦不停留在哀慟裡,反又因真理的盼望有說不出來的喜樂,就如保羅所說的「患難中有喜樂」、「靠主常常喜樂」的心意。

得勝裡頭的罪

陳博士最後分享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位修道院院長一次問院中的修道士:「你今天做了什麼﹖」他說:「我每天做很多事,管理兩隻牛、兩隻鹿、兩隻鷹、一條蛇,也與一隻熊搏鬥,並且看管一個病人。」院長感到奇怪,他就解釋說:「兩隻牛是我情慾的眼,要管理它們不要看不該看的事;兩隻鹿是我的兩腿,要不讓它走罪惡道路;兩隻鷹是我的兩手,要保守它不遊手好閒。而蛇是我的舌頭,要管理它不要信口開河、隨便說話。熊是我的心,我要克制它不要自私驕傲,最後的病人是就我自己,叫我的肉體不要享受罪中之樂。」

陳博士說:「求神幫助我們靠基督的寶血成為好的馴獸師,在過程中懷有屬神的正常哀慟,並接受神的美意,讓神介入生命裡,將之轉化正常的憂愁,真正為著自己、為著別人、為著世人的罪而憂愁。不要到一個地步日日為罪悲哀,而更要做一個好的馴獸師,每天勝過自己的罪。」


相關新聞
[講道會之二] 陳博士講解「虛心的人有福了」真義
[講道會之一] 陳耀鵬—八種心志、福隨而至


(本報推出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專題,每日即時更新,與信徒一起回顧每堂講道內容)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英國最高法院將「女性」明確定義為「生理女性」
dot 「看,你的母親!」受難十架聖殤 默想超越血緣之愛
dot 《深淵宇宙》拍攝花絮 男女角劇組人員經歷生命轉化
dot 台灣教會奇幻福音電影《深淵宇宙》受難日全台院線上映
dot 吳振智牧師「聖殤之旅」:拆毀宗派隔斷的牆 超越宗派藩籬
dot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dot 基督徒Youtuber迺哥從零開始 闖出新媒體一片天
dot 伯神教牧研討會:神學教育、教會營運、年青人、牧者心
 最新專欄
dot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dot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dot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dot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最新生活
dot 調查:三分二家長不清楚《強制舉報虐兒條例》因管教情緒波動逾半不求助
dot 女青研究: 40.6%婦女「不幸福」越年輕「幸福感」越低
dot 從「白宮爭執」看情緒管理 葉大為牧師:了解「情緒按鈕」可免失控
dot 「如何高效靈修」乾貨教學 讓親近神能滿滿收穫!
  證道
從舊約到預苦期:高銘謙牧師解「金牛犢事件」與悔改真義
建道神學院代院長高銘謙牧師預苦期間講解摩西在西乃山四十晝夜按受《十誡》的事蹟,並從中揭示帶給今天信徒的啟示。
溫偉耀博士告別講壇:跨越半世紀的信仰旅程
台灣名牧劉曉亭:警惕!「宗教虛偽」會傳染!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5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