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 vertical 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 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教會 > 教會發展
第四日午堂講道會‧「被牧之羊,名牧出羔羊」
吳獻章牧師多次強調:「被牧之羊真有福氣!」
改變字體大小 [-] [+]
Chris Chan / 基督日報記者
2005年08月05日10時53分 上午 Posted.

在第四日午堂講道會裡,吳獻章牧師講詩篇23篇,題為「被牧之羊,名牧出羔羊」。

吳牧師說,詩篇23篇是大家最愛的,因短短6節經文裡把上帝豐富屬性濃縮—供應者﹙舊約為以勒﹚、平安者﹙舊約為沙龍﹚、醫治者﹙舊約為拉法﹚、與我們同在﹙舊約為沙瑪﹚和得勝者﹙舊約為尼西﹚。

吳牧師多次強調被牧之羊是有福氣的。他把「名師出高徒」一句改為「名牧出羔羊」為題。首先吳牧師帶領會眾從幾個角度思想為什麼被牧養的人是有福的,他提出了五大點:


一. 偉大的神可成偉大的人屬靈伙伴

吳牧師說,天和地、神和人的差距極大,但偉大的神竟可變成個人的,成為個人屬靈伙伴。詩人大衞是王,數千年後的人竟可與這個王一同歡樂。吳牧師說,信仰是非常個人的,很親密真實,無論君王或是販夫走卒,都可以得神的擁抱。

在加拉太書3章28節,人都成為一。「我的牧者」在其他地方變成不同的名詞:亮山、拯救、高台、山寨、磐石、詩歌、力量,人一輩子可經歷上帝不同屬性。

二. 全能的神是神兒女滿足的根源

詩人提到有了牧者耶和華必不致缺乏。心理學家研究人第一個需要是「滿足感」,其實大衞早已說出:當上帝成為你救主時,人就會滿足。原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話是超越時間性的,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享受這滿足。

吳牧師舉例這種滿足雅各曾經歷過,又祝福了約瑟兩個兒子,因為一生經歷上帝的牧養。詩篇80篇1:「領約瑟如領羊群的以色列大牧者啊!」如我們有這大牧者,我們就不會缺乏,且不再缺乏。有了神,其他一切都變成次要。

心靈和肉身需要都不會缺乏

而且猶太人的拉比提到「不缺乏」時所指的是屬靈需要。神不單關心人的心靈需要,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時神也供應一切所需。

我們只有一個責任:跟隨

神的供應是主動的。「他使我」、「他領我」、「他甦醒我的靈魂」、「他引導我走義路」,我們只有一個責任:跟隨。

天空的飛鳥不種不收,天父也養活他。吳牧師說:「跟隨他,你永遠不缺乏。」吳牧師去美國讀書前深深領略到神供應的實在。他講了他求學的經歷。

吳牧師經歷神的供應

那時吳牧師有感動要到美國唸神學,但是沒有學金,母親雖然想讓兒子出國,但種地的家裡又無能力幫助,唯取笑信耶穌的兒子:「耶穌,錢會從天上掉下來嗎﹖」那時吳牧師信主才數個月,神給了他以經色出埃及地的經文。他想到有二百萬以色列人在曠野不餓,又想到「基督昨日今日到永遠都是不變的。」於是對母親說:「以色列的神也會幫助我。」「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此後他經常收到教會裡指名給他的奉獻,雖然這樣,錢還是不夠,於是他請弟弟貸款15萬台幣,父母每月幫他供款6千元。後來台北有10位弟兄姊妹有感動,每人每月1千支持他,每月總共1萬元送到他家,直到吳牧師母親親歷上帝的供應,也信了耶穌。會眾聽到這裡,感動鼓掌。

故事還有下文。後來有一天,父母買了龍眼,想給一直幫助的肢體寄過去,於是把從前收到的滙款的信封找來,想寄給奉獻的人。但找來找到,地址是有了,但奉獻人的名字找不到。最後終於找到一個看來像人名的,寫上去,就寄過去。那個名字是什麼呢﹖「耶和華以勒,山上必有預備」。聽眾又再次鼓掌。

吳牧師總結自己經歷:「出國十幾年上帝從不讓我缺乏,上帝才是神兒女一切需要的源頭。」

三. 孤獨與險惡成了神同在的催化

人是經歷被救贖,來到因信稱義。被救出來後引導我們走義路。但「義路不好行,好人不好做」,人會走過死陰幽谷。上帝沒應許天色常藍,但會有孤獨、險惡、困難。

但是在死蔭幽谷中,出現了「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這裡大衞的語調忽然變了,詩歌的組織也改變了,由本來全都是第三人稱的「他」,後來都變成第二人稱的「你」。約伯經歷黑暗日子後告白:「從前我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何時有災難,何時就有神的同在

人透過死蔭幽谷的經歷使神變得貼切、親近。「困難令人與上帝近,經歷困難會成長,困難是成長必經元素。」吳牧師以鮑維均牧師早上講道為例子,本來在鮑牧師妻子患病前,信仰對他來說像「遺傳」一樣,但經歷痛苦後,鮑牧師的信仰不再是「父母的信仰」,神真正變成了「我的上帝」。

吳牧師說,何時有災難,何時就有神的同在。神沒應許天色常藍、花香常漫,但但應許時刻與我們同在。當我們一個人走,覺得孤獨,沒人在旁,似乎神也不在旁時,神就同在。

桑基:只有一個人時,神救助脫離死亡

吳牧師講了慕迪同工桑基與神同在、走過死蔭幽谷的經歷。在1892年一次聖誕,在美國東岸河邊,很多人請桑基唱詩敬拜神,於是他唱「我的牧者幫助我走過死蔭幽谷」的詩歌。旁邊的人都拍手。

忽然有一個人從船艙底走出來問他,在南北戰爭你是否曾在一個地方站崗﹖桑基問:「你怎知道﹖那時只有我一個呀!」那人說:「不只有你一個。你是北軍,我是南軍。那天晚上月亮很明亮,我正要拉槍樘把你殺了,但不料你忽然唱起歌來。我心裡想:這人快要死了,還在唱歌﹖哼!就讓你唱吧,在殺你前我先聽聽音樂也好。你那時唱的就是剛才你唱的那首!」

原來那首歌就是那人小時母親帶他返教會時常唱的歌,但後來他離開主,直到準備射殺桑基那一刻,聖靈感動他:「人家有平安,你什麼時候回到媽媽的神那裡﹖」於是那人悔改歸主。「30年前我就要找你,告訴你這件事!」桑基大為感動:「若不是你告訴我,30年前上帝曾幫助我,我還不知自己怎樣死去呢!」

「困難使第三人稱變成第二人稱。別擔心危險孤獨,上帝同在最需要的人身上變得完全。」

四. 正確的對焦使困境變成屬靈祝福

有危險時要留意對焦點。上帝沒保證你沒仇敵,基督徒亦可能遇上不公平的事,出現可能陷入血氣和肉體的試探。

但詩篇23篇裡特別描繪兩幅畫:一是有桌子,可譯成筵席;二是有仇敵。吳牧師說:「你看到神帶來的祝福,還是看敵人﹖會否看著仇敵以致看不到上帝工作﹖」對焦點對上了,敵人變得遙遠,不會再成困擾。

前兩天吳牧師帶大家看大衞。大衞帶著上帝眼光看巨人歌利亞只是未受割禮的人。當看到上帝如何工作,便不用懼怕。要仰望上帝。

Look Up!

1907年紐約有人建了一幢高55層的大樓,是全球最高。在宴功時他要到樓頂看。工程師向他滙報:大樓電梯只可到50樓,要到頂樓的話要爬天梯。他給了他一句叮嚀:記住look up!那人在50樓開始往上爬,開始欣賞四處景色,心裡好不得意。但當他往下看紐約巿,一面看一面暈,快掉下來了,原來他有畏高症!工程師看到,連忙送上兩個字:look up!他抬高頭,一切立刻風平浪靜。

吳牧師說求主幫助我們要仰望上帝。

一生一生有恩惠慈愛追著我!

吳牧師說,看著敵人時就看不到上帝,若單看上帝時會吃驚的!原來「一生一生有恩惠慈愛隨著我」的原文是:追著我!

慕迪說詩篇23篇很個人化,而且空間性:腳下有草地、旁邊有溪水、敵人前面有筵席,後面有恩惠慈愛,而前面有上帝,人在裡面被包圍,做神的羊羔真有福氣!

被恩惠慈愛包圍的管道是正確的對焦﹕當有壓力、困難和不平時,別用血氣解決問題,應仰望上帝,向祂禱告,對焦正確使一生蒙受祝福。

五. 名牧所出羊羔引導信徒有歸屬感

吳牧師說,詩篇裡面含有基督論。23篇預表羔羊基督。24篇:「榮耀的王要再來」講基督的再來。31章預表受難的彌賽亞,描繪耶穌十字架上的禱告和身邊的人的暴行和嘲笑,

吳牧師說,在舊約裡描繪上帝5個豐富的屬性,在新約的耶穌身上看得更清楚:

供應者耶和華以勒——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
賜平安者耶和華沙龍——耶穌說:我所賜的平安是世界不能奪去的
醫治者耶和華拉法——耶穌在新約醫治疾病
同在者耶和華沙瑪——耶穌是以馬內利,在升天前說會與人永遠同在
得勝者耶和華尼西——保羅在哥林多前書2章14節說:帥領我們在基督裡得勝,耶穌是帶領我們得勝的主

這5個屬性也把新約耶穌的屬性濃縮,且用暗喻比喻出來:羊和牧人的關係。

吳牧師說:「名牧出羔羊」——有耶穌就有安全感、滿足感、歸屬感,甚至自我實現。透過十字架釘痕的手,我們在他引導下被赦罪,得平安,由「救主」變成「我的主」。有困難時要有正確的對焦,我們會經歷「一生一世有恩惠慈愛追著你」的福氣。

吳牧師提到他1990年第一次到耶路撒冷的經歷。那次他們一行30人由耶路撒冷城去伯利恒。由於是耶穌降生的地方,大家都很期待,吳牧師更站在車前等待見到伯利恒。不巧忽然有一群羊走過,羊群走得很慢,這時司機不高興了,準備找個空子很快地衝過去。這時羊群的牧羊人見到了,他衝過來,站在車子正前方,伸展雙手,阻止車子走過,彷彿說:「你想輾我的羊嗎﹖先壓我!」

吳牧師看到那牧人伸展雙手,身子就像十字架,等後面的綿羊、山羊、最後是受傷的、老的、瘸腿的……直到每隻羊行過去了,他才放下手,繼續帶所愛的羊往前走。吳牧師十分感動,晚上立即給一位朋友寫信說:「你的人生有困難,但我們的大牧人用釘痕的手托住,直至最後一羊走過去,才關上永生的門。」

吳牧師再次強調:「被牧之羊真有福氣!」

把生命對焦在上帝身上,仰望祂、跟從祂、事奉祂。你肯嗎﹖

最後吳牧師向大家發出生命的挑戰:「別單單聽道,把生命對焦在上帝身上,仰望祂、跟從祂、事奉祂。你肯嗎﹖」

他邀請所有感到人生有困難、憂慮、疾病的人在座位上站起來,向神禱告,祈求得到赦免和更新,完全交托,不再把重擔帶回家去:「你有難處、掙扎,祂要以恩惠慈愛包圍你,抱抱你。」他又呼召要成為牧羊人的人,不要逃避神的召,也站立起來。

最後吳牧師帶領禱告:

「求大牧者耶穌,用你的寶血洗淨我們這不配的人。你是我們的救主,更是我們的主,求你幫助我們走義路,幫助我們脫離罪惡的敗壞,別在困難中用血氣對抗,求你抬高我們的眼光,你是真神,把第三人稱變成第二人稱,求你讓站立的人不要把困難帶回家。我們事奉你、敬拜你。特別為未獻身的要成別人牧者的,讓他們憐憫受傷的羊。求你保守獻身的人,不推卻你的呼召。主啊,我們委身、交托、感恩,奉主耶穌基督名求。」

最後會眾以《活著為耶穌》結束聚會。

午堂之講道題目曾有調動,而以後則會回復原先安排。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英國最高法院將「女性」明確定義為「生理女性」
dot 「看,你的母親!」受難十架聖殤 默想超越血緣之愛
dot 《深淵宇宙》拍攝花絮 男女角劇組人員經歷生命轉化
dot 台灣教會奇幻福音電影《深淵宇宙》受難日全台院線上映
dot 吳振智牧師「聖殤之旅」:拆毀宗派隔斷的牆 超越宗派藩籬
dot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dot 基督徒Youtuber迺哥從零開始 闖出新媒體一片天
dot 伯神教牧研討會:神學教育、教會營運、年青人、牧者心
 最新專欄
dot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dot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dot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dot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最新生活
dot 調查:三分二家長不清楚《強制舉報虐兒條例》因管教情緒波動逾半不求助
dot 女青研究: 40.6%婦女「不幸福」越年輕「幸福感」越低
dot 從「白宮爭執」看情緒管理 葉大為牧師:了解「情緒按鈕」可免失控
dot 「如何高效靈修」乾貨教學 讓親近神能滿滿收穫!
  證道
從舊約到預苦期:高銘謙牧師解「金牛犢事件」與悔改真義
建道神學院代院長高銘謙牧師預苦期間講解摩西在西乃山四十晝夜按受《十誡》的事蹟,並從中揭示帶給今天信徒的啟示。
溫偉耀博士告別講壇:跨越半世紀的信仰旅程
台灣名牧劉曉亭:警惕!「宗教虛偽」會傳染!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5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