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 vertical 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 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教會 > 證道
[講道會八]李健長老:除掉憂慮的只有上帝
84屆港九培靈研經會:第九日午堂
改變字體大小 [-] [+]
黃淑欣 / 基督日報記者
2012年08月09日07時37分 上午 Posted.

來到了培靈研經會第八天,李健長老繼續帶大家看《腓立比書》,繼續講「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裡的「平安的喜樂」。這次講道會的主題是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相信基督不是進入宗教儀式裏面,更不是以教條來指導的生活。其實我們是自由的生命,篤定的生命,從容的生命,喜樂的生命,滿足的生命。

基督徒有自由的生命

有一次,李長老去做服侍的時候,有位姊妹邀請李長老到她家探望她的弟弟,李長老一追問下得知,原來她的弟弟是未信者,這位姊妹曾多次邀請傳道人到她家與弟弟傳福音,但就是說不過她弟弟,最終都被弟弟趕出門口。李長老當時心裏想:「我又何必去呢?多趕一個人出來而已啊!」李長老最後還是去了。

上到姊妹的家,家裏很小,她留下了弟弟和李長老就離開了。李長老什麼都沒打算與弟弟說,只觀察到她弟弟一直抽煙,直到他抽完一支煙,李長老也什麼都沒有說。那男人見李長老沒說話,又不理他,他突然說:「你趕快講呀!我姐姐叫你來傳福音啊!」李長老回答他:「是你姐姐叫我講,我又沒有要講。聽說你什麼都懂的啊,我又何必講呢?」那男生就說:「基督徒最沒有自由了,為什麼我不相耶穌呢?你們什麼都不能做。你看,我抽煙,你們抽煙嗎?」李長老就走過去:「你有沒有多一支煙呢?我想抽煙。」那男人嚇了一嚇,他沒想過長老、牧師也會吸煙。李長老看見那男人的手指都變黃了,從踏進他家,他就一直抽煙。李長老又他說:「我喉嚨不好,也認為吸煙對身體不好,不抽煙是我的選擇。不吸煙是我的自由。你有抽煙的自由,你有不抽煙的自由嗎?」


那天直到離開他走,李長老一句都沒有多說。他叫聽眾反思:「我們今天的信仰是給我們自由,還是不自由呢?我現在不是說未信主的人,他當然沒有自由啊,他們還在罪的轄制裏面,我們基督徒,你有自由嗎?我們信耶穌後,是更自由,還是更不能自由呢?我們是更喜樂,還是更痛苦呢?你去想幾天,答案可能不一樣。我們有更大的失敗,還是更大的壓力呢?」

很多基督徒慢慢沒有味道,愈來愈遵守教條,愈來愈謹守儀式。李健長老教會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信主後的五年是成長期,五年之後就一直平穩,直到人死。李長老說,最可憐的是傳道人,要還俗也不容易。他在神學院裏教學生,去賣豆腐也比做傳道人好。他教導學生:「離開神學院,不要做傳道人。如果要做傳道人,你要很喜樂,你要很滿足。不然你知道你影響多少人嗎?你不單會害人信不到耶穌,甚至令很多人在信耶穌的道路上不喜樂,不長進。如果你真的要做傳道人,你要真的很平安,很喜樂,很篤定,很平安。因為一般人都會很盲目,但我們是傳道人,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關係,怎讓人看見神呢?我們自己也沒有看見神,唯有與神不斷交往,要有很好的關係,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甚至流出來,一流出來人就看見了。」

基督徒有平安的生命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四1-4)


保羅是一個真實的人,他給腓立比教會寫了一封信,寫了很多心裏對腓立比教會說的話。保羅在第四章第一節開始講了一些生活的細節,其實保羅與他們交往了很多年,他們當中有些事是我們不知道的。但我們可以見到的是保羅心裏很喜樂。經文中出現了三個喜樂,他特別提到了平安。中國人常說「平安就是福」,我們平安的時候,就是喜樂。聖經中的與中國人說的平安與喜樂有一樣的部分,但也不完全一樣的,有聖經中的更深層次。

世界有太多的不平安。國際局勢的不平安,九一一事件之後世界就不再平安了。有一位很有名的政治家說:「世界會終結在一件事上。」他是研究政治的,他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伊斯蘭教教徒,而那一件事就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相抗。另外,在經濟上也不會平安。歐元問題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經濟是一定不會穩定的,所以我們不需要操心。如果一個人操心經濟會穩定一點都話,那就操心一下。但事實是:經濟是一定不會穩定的,操心也影響不了什麼。再者,氣候也不會穩定的。最近馬尼拉整個城市都浸在水裏。車路都沒有了,窮人去划船賺錢,去載有錢人過來過去。而且二氧化碳不會下降,冰山也一直融化。所以氣候也是不會穩定的。

全世界不平安,人要自己平安就好了。就算全世界都很平安,我們沒有平安也是不平安。所以我們最需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的平安。我們身體的平安,李健長老笑言自己已經不是二十多歲,身體的機能的顛峰已過去,現在的身體只是一天毀壞一天。但除了身體的平安,我們還有內心的平安。

內心的平安在哪裏呢?李長老認為,生活最穩定的是北歐。在北歐,每一個家庭都是完整的家庭,他們會住在一個房子裏。他們的房子要一定要夠好,如果一家四口,至少有三間房間。因為當地的政府會去檢查,夫婦住一間房間,孩子要每人一間,要確定夫妻倆是一起睡的。那裏的天氣很舒服,晚上走在街上,看見每家都點起蠟燭吃晚餐。這樣的城市很平安。

李長老又到過很窮的地方,他有次去貧窮地區為小孩做服侍,最小的孩子五歲,大的孩子有十多歲。他們都是爸媽打仗死去留下的孤兒。他們睡在用竹子編的床,每人都有一張薄薄的被。那裏晚上很冷,李長老去的時候是夏天,但晚上只有兩至三度。孩子們只有兩件衣服,一件洗了就穿另一件,十分單薄。但李長老與同工睡的是鴨絨毛的睡袋,穿的是羽絨服。那些孩子的衣服都不合身,因為是從死人身上拿出來的。相對起我們,連自己家裏多少件衣服都不知道。這些孩子幸福嗎?事實上,北歐的自殺率很高,相反這些窮孩子沒有爸媽,但不會自殺。「平安在外面的嗎?平安在裏面的。最重要的平安是我們被神接納,如果有罪在我們身上,我們沒有感到被接納。身體很平安,心裏很平安,但靈裏沒有平安。」

當李長老孩子還少的時候,兒子大約五歲,女兒大約三歲。家裏有張彈簧床,兒子很頑皮,很喜歡玩,愛從彈簧床上跳下來。但其實這樣跳下來是很危險的。有一天,李長老在家,突然聽到「砰」一聲,他知道有人從床上跳下來了。他立刻跑到房間去,看到兒子坐在床上,對著他笑。李長老就問:「你是不是從上面跳下來啊?」他就嚇了一跳,說:「我沒跳。」李長老是讀法律的,對犯罪心理有研究,而且他小時候也很頑皮。他就想該怎麼辦呢?他就笑咪咪的走過去,坐在床邊。他對兒子說:「有跳就有跳,沒有跳就沒有跳。沒有關係的。」兒子還是說自己沒有跳。李長老又說:「爸爸真的沒看見,我不能說你有跳,但你要知道我們是基督徒,人沒看見,但耶穌就看見了。既然耶穌看見了,如果你有跳就說有跳,沒有跳就說沒有跳。」他就看了一眼,拿了一張被蓋在身上,說:「我沒有跳。」李長老就望著兒子說:「兒啊!爸爸決定要改變,我不處罰你,因為跳不跳都不重要。但你現在說的話可能跟真實不一樣。你愈來愈困難了,如果你真的跳了,你就告訴我,我不會處罰你的。我希望你真的告訴我,你有沒有跳?」兒子不敢看他爸爸,兩人靜待了一會,兒子就說:「爸爸,我跳了。」李長老馬上哭了出來,就抱著兒子,說:「你承認了就好,我不會責備你,下次不要再跳了。」

李長老突然間想起,路加福音十五章的爸爸當兒子回來的時候,兒子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他還把上好的袍子與戒指給他了。爸爸怎會讓孩子去犯罪呢?孩子承認罪就好了。李長老很感恩的是,從那時開始孩子一直拉著爸爸的褲腳,說:「爸爸我好愛你啊!」「平安就是回到神的面前,當一有平安的時候,就有喜樂了。平安與喜樂是雙胞胎。當身體平安的時候,就喜樂。當心裏平安的時候,就喜樂了。當靈裏平安的時候,就喜樂了。」

如何得到平安的喜樂?

一 站穩在主裏面(腓四1)

「一個人不單要有主,並且要站穩在主裏面,就是要確定你所信的。如果你真的享受在祂裏面的赦免,感覺祂的接納,知道祂是父,就能夠在主裏站立得穩。」

李長老又提到自己的女兒自小都長得不像父母,他們會拿女兒開玩笑,對女兒說:「為什麼不像我跟媽媽呢?」又對她說:「你可能不是我們生的。」女兒實在很可愛,每次這樣開玩笑的時候,就眼淚汪汪的看著爸媽。她知道其實家人很疼她的。有一天,女兒跑去找爸爸,說:「爸,我確定我是你的女兒了。」李長老嚇了一跳,他沒想到他們開玩笑的說話,女兒以為說的話是真的。她其實很怕她真的不是她爸媽生的,雖然她知道家人很疼她,但她還是很擔心,她就說:「我太像你了,個性很像你。」從此之後,她就知道她真的是爸媽生的,她就非常篤定確定那是她的家,因為她非常的頑皮,不怕被爸媽趕出去。「我是你的女兒,你沒有辦法趕我出去了。」

這世界要帶我們往下沉淪,我們只有靠主才能向上提升

不順利的環境讓人生命有成長。人在順利的時候會感謝主,但不信主的人也會感謝主的。只不過大家的主不一樣。但不順利的環境讓人依靠主,不順利的環境也是神的恩典。李長老指出經文:傳道書七章十四節:「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 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在我們一生當中,我們有亨通的日子,又有不順利的環境,神讓這兩件事反覆出現,是讓我們不知道明天會如何,所以我們會為現在的順利感恩,也為現在的困難思想。中國人說「否極泰來」,就是不好的事情過去了,好的事情就會來了。春天過了,夏天到了;夏天過了,秋天會來;冬天很難過,但春天又會來了。只有春夏秋冬,樹木才會長得好。

二 彼此謙讓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四5)


在主裏同工的,首重同心,只有互相謙讓,才能達此目的

不單人與神之間,人與人之間也有平安的喜樂。當我們在神裏同工的時候,不是誰比較有能力,不是誰有使命異象,而是在主裏同心就有喜樂。

在教會裏,不會大家的個性都一樣的,忠心的人都不一定會合得來。如果一個忠心的,一個不忠心的,卻會合得來。小時候李長老的爸爸都說:如果全家都是好人的話,家裏會常吵架。如果家裏人都覺得自己不是好人的話,家裏卻很少吵架的。教會裏大家都很忠心,常會有吵架。大家都以為忠心於神。個性急與慢的人,看重愛心與看重紀律,主張宣教與好好敬拜的,他們對教會都看法都不一定一樣,就常常多爭吵。李長老直言,他發現教會的執事會重要的事從來都不敢討論的。例如他們會討論冷氣要什麼牌子的,如何接待講員等。如果討論「長遠方針在哪裏呢?要不要快一點做宣教工作呢?」他們就不敢出聲了。

李長老今天給聽眾一個挑戰:「我們在教會裏服侍的,不要管『別人做得好不好』,而是『自己要不要做』」。從聖經中看來,神通常只要一個人把工作完成。摩西預備好了就出埃及。大衞準備好了就建立以色列國。所羅門準備好了就建好了聖殿。大事與小事也是一樣。耶穌從天上來到世上,也要有一個人預備好的。就是瑪利亞,因為耶穌一定要生出來的。

你願意在崗位上忠心嗎﹖教會不一定需要牧師,教會需要一個人,你願意當那個人嗎?聽神的話,做一件事不是為了別人,不是給人看的。而是神「告訴怎樣做,人就怎樣做」。李長老都期望弟兄姊妹,可以告訴神:「我在這裏。祢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所以,在教會中彼此謙讓,就有平安與喜樂在我們當中。

三 藉著禱告、祈求、感謝,除去憂慮(腓四6-7)

真正可以除掉我們憂慮的是神

李長老從小就失眠,大約在十歲起就開始失眠了。他總是睡得不好,失眠情況很嚴重,直到現時五十多歲,能一覺睡天亮的次數不超過五次。他說:「只有失眠的人,才知道夜有多長。」他很喜歡一句聖經:祂(神)也不打盹也不睡覺。每次他在半夜醒過來的時候,他就想:「沒關係啊!祂不打盹也不睡覺的。」他又想:「是不是我犯罪呢?所有罪我都認了,所有隱而未現的罪我都認了!是不是我不夠交托呢?我想我已經全都交托了。」

李長老自言是一個很會哭的人,他很容易哭。因為他知道人真的有很多苦,這些苦是說不出來的。四十多年來都失眠,他說:「夜真的很長。當然我有主,真的很喜樂。但我一想起,一個晚上起來這麼多次,真得很可憐。感謝主,我才可以靠主。如果我不靠主,我一個晚上都過不了。」

近年李長老常到其他地方服侍,其實有時差的,但與沒有時差的都一樣,因為半夜也會起來的。他昨晚起身大概有三四次,已經很好了。他已不知從何時開始對失望沒有感覺了,他很久沒有抱怨了,他藉著祈求和感謝。當半夜他又起來的時候他就想:「祢還好嗎?才五點多,再睡一下好了,主啊,祢繼續不打盹也不睡覺吧!但我去再睡一下好了!」真正的憂慮是除不掉的,但在禱告、祈求和感謝中,憂慮就能被除掉了。

四 實踐我們所認識的真理(腓四8-9)

「神與我們同在,我們就享受平安,當親近神的時候,就有平安了。實踐神給我們的真理,我們就得著平安的喜樂。平安與喜樂是雙胞胎,特別是靈裏的喜樂,使我們篤定在主裏面,盼望我們的弟兄姊妹都可享受在神裏平安的喜樂。」

禱告

李長老最後領大家一起結束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祢揀選我們,祢愛我們,祢讓我們知道祢是我們的父,我們很篤定,雖然我們有時軟弱,有時跌倒,讓祢傷心,但我們一回頭,祢就擁抱我們,謝謝祢。再一次讓篤定放在我們裏面。我們這樣都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本報推出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專題,每日即時更新,與信徒一起回顧每堂講道內容)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英國最高法院將「女性」明確定義為「生理女性」
dot 「看,你的母親!」受難十架聖殤 默想超越血緣之愛
dot 《深淵宇宙》拍攝花絮 男女角劇組人員經歷生命轉化
dot 台灣教會奇幻福音電影《深淵宇宙》受難日全台院線上映
dot 吳振智牧師「聖殤之旅」:拆毀宗派隔斷的牆 超越宗派藩籬
dot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dot 基督徒Youtuber迺哥從零開始 闖出新媒體一片天
dot 伯神教牧研討會:神學教育、教會營運、年青人、牧者心
 最新專欄
dot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dot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dot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dot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最新生活
dot 調查:三分二家長不清楚《強制舉報虐兒條例》因管教情緒波動逾半不求助
dot 女青研究: 40.6%婦女「不幸福」越年輕「幸福感」越低
dot 從「白宮爭執」看情緒管理 葉大為牧師:了解「情緒按鈕」可免失控
dot 「如何高效靈修」乾貨教學 讓親近神能滿滿收穫!
  證道
從舊約到預苦期:高銘謙牧師解「金牛犢事件」與悔改真義
建道神學院代院長高銘謙牧師預苦期間講解摩西在西乃山四十晝夜按受《十誡》的事蹟,並從中揭示帶給今天信徒的啟示。
溫偉耀博士告別講壇:跨越半世紀的信仰旅程
台灣名牧劉曉亭:警惕!「宗教虛偽」會傳染!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5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