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 vertical 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 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教會 > 證道
[奮興會五]吳獻章:從神的眼光看生命的苦難
改變字體大小 [-] [+]
陳麗斯 / 基督日報記者
2012年08月06日09時49分 上午 Posted.

第84屆港九培靈研經會到了第五晚,吳獻章博士深入剖析了深刻的苦難的問題,而選取的經文,就是聖經著名的苦難人物——約伯的故事,精采非常。

苦難不是基督徒的問題,是普世性的問題,任何人都會碰到,因此任何宗教都會處理這問題。佛教的釋迦牟尼認為苦難是生死的循環,是幻影,而解決方式是要超越「輪迴」,認清苦難虛幻的「真面目」——非實體。苦難絕對不是幻影,約伯的三個朋友都不否認苦難的存在,他們質疑的都是苦難的原因。如果從違心的角度看苦難其實是錯的。

詩歌、箴言說明苦難是普世性,箴言在談「平常」,傳道書在談「無常」,約伯記則講「反常」——人生三常。楊腓力說,信仰不應有「成功神學」,人生不應只有平常,亦應有無常和反常,姊妹遭遇到的反常——楊腓力在一本叫《禱告》的書裡提到一個令人捏顫抖的聲音禱告:自從我被強暴後,我就非常恨你,你怎麼可以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接著她說:我也痛恨教會裡想安慰我的人——我不想受安慰!我要報仇!要將他殺了,讓他吃苦頭!然後她說:神啊,謝謝你沒放棄我,教會的人也沒有放棄我。現在我回來了,請你醫治我的傷口。」


約伯記一、二章是「擱淺」,讀約伯像進入隧道後擱淺的人。約伯之後三個朋友出現,28章叫詩歌智慧書,29章至31章約伯自白,32至37是以利戶的勸勉,38章上帝說話。42章仍看到隧道的尾巴。「萬一擱淺,像這女子一樣還有淚光的話,還是可以回到上帝面前。」

由擱淺到回到上帝面前,在於你的眼界

由擱淺到回到上帝面前,在於你的眼界。今天處理「眼光」。看來約伯很難做生涯規劃,他的生涯規劃是「苦難」,但縱使進入隧道,有眼光的話仍然可以看到上帝的計劃。隧道最後上帝會向你顯現。吳牧師講了十點,叫大家記下來:

一. 留心不要中撒旦的詭計

一章四個事件,每次都有一個人逃脫來報告此事。如果有空難全部人死了,什麼都不知情還好。岳母的爸爸在文革被害死,岳母回去以後問弟弟:為什麼﹖誰把爸爸弄死的﹖弟弟說:姐姐不要再問了,不知猶可。

四個事件都有刻意回來的,為打擊約伯對神的信靠,要壓倒駝駱最後的一根稻草。四件事件中有三件都有連結,第一件事件正在說話時,第二件就發生,一次又一次打擊,而且打擊越來越厲害:牲畜、群羊、僕人,最後最寶貴的兒女,就像一槍斃命。四件事件四個兇手:一個是示巴,第二是上帝的火,第三是加勒底人,第四個是 颶風。四個「兇手」中,惟一可怪責的只有上帝,似乎上帝兇手。背後是誰動手﹖誰是真正兇手﹖是撒旦!當然是上帝允許,但約伯和三個朋友中了撒旦的計了,把上帝放在被告席上審判上帝。留意不要中撒旦的計。

二. 小心別錯怪上帝

約伯和三個朋友輪流怪責:朋友怪責約伯,約伯怪責上帝。第三章是哀歌,約伯向上帝吐苦水,一直被放在審判台到38章。戴德生說:「所有上帝的偉人通通是軟弱的」你可以向上帝抒發不滿,但不要中撒旦的計,錯怪上帝。

三. 虛心,不要在傷口上撒鹽


「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驚惶。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 神嗎?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嗎?(約四2-6)

三個朋友和約伯的車輪戰。以利法是最年長的人,約伯你不是教導很多人嗎﹖怎麼變軟弱呢﹖倚靠上帝吧!」讀約伯記像男人的吵架一樣,男人只關心IQ,但生命的受傷是EQ,需要時間,不能一加一等於二那樣叫人知道。讀工程後再讀神學,才知道人文科學比自然科學更複雜。

三次車輪戰後,是以利法找出「約伯一定是犯罪的結論」,他說:「神必不丟棄完全人,也不扶助邪惡人。他還要以喜笑充滿你的口,以歡呼充滿你的嘴。恨惡你的要披戴慚愧;惡人的帳棚必歸於無有。」 他認為罪帶來罰,人所以被罰一定因為有罪,這是報應觀。以利法在他傷口上撒鹽:「在本民中必無子無孫;在寄居之地也無一人存留。」 (十八19)」,說「你因為犯罪了,所以沒有子孫」,下結論說:你無兒子就是犯了罪的證據,你大概看見兒女犯了罪而不處理,難怪上帝懲罰!

「天要顯明他的罪孽;地要興起攻擊他。他的家產必然過去; 神發怒的日子,他的貨物都要消滅。這是惡人從 神所得的分,是 神為他所定的產業。(二十27-29)」你的家業都失去,這是你的份!約伯已夠苦了,要用瓦片刮身體。三位朋友本來應安慰、輔導,但卻在傷口上撒鹽。教會應有輔導團隊,憂鬱症的人多數是半夜發作,因此要建立屬靈的醫療團隊,亦需要有精神科醫生在其中,但教會需要有屬靈的團體,盼望教會能成為屬靈的醫院。

今天早上在羅牧師教會講道,一位本患柏金遜症的80多歲姊妹被受所醫治,此症全身發抖,講話不清。教會需要屬靈團隊,這責任應是教會去負,讓教會能成屬靈醫院,但不要在傷口上撒鹽。

四. 當心自己是否回到原點

約伯和三個朋友都認為受苦是由於報應觀,這是今天的重點—苦難有八個原因:
1. 第一個,報應觀,罪因而帶來罰。大衞因罪,家裡死了四人;以色列得罪上帝後得報應。
2. 第二個,是管教觀,藉苦難熬煉神的百姓,耶穌說要修剪葡萄樹,讓它結果子更多;羅馬帝國越逼迫教會,教會越興旺;文革過後,教會變成幾千萬人,好讓中國信徒成為世界「第一強」,背後是幾千萬的信徒。讀中國歷史知道中國一強,其他地方很可憐,感謝神,讓中國教會成為社會裡托住,成為國家強時屬靈的基礎,這是管教觀。教會最大的神蹟是苦難帶出來的成果。
3. 第三個,恩典觀,約瑟被帶到埃及與他的罪無關,他去了埃及成了宰相讓國家脫離了飢荒,這是恩典。
4. 第四個,驗證觀—驗證上帝的榮耀。約翰福音九章的瞎子,這人生來是他犯罪,還是他父母犯了罪呢﹖但耶穌說:是藉著這瞎眼者驗證神的榮耀和權柄。
5. 第五個,是他罪觀,別人的罪。亞伯的死是該隱的罪。摩西時代因法老的罪,很多孩子都被扔在河裡;耶穌出生時,希律王的罪令兩歲以下的嬰孩都被殺死。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人的罪。
6. 第六個,奧秘觀,有人出生就是殘缺而不知原因,約伯記最重要地方在此,他與三個朋友是「劇中人」,我們是讀者,能看到一、二章上帝與撒旦間的對話,但他們不知道,上面的事他們不知道。有人坐輪輢、有人聽不見都不知什麼原因,這是奧秘觀。
7. 第七個,代罪觀。只有一個完美而替我們死的人,是耶穌,他無犯罪,但被釘在十字架上是為我們死。以賽亞書說明他臉容憔悴是因為為我們死。
8. 第八個,末世觀。末世有七印、七號、七碗的大災難,上帝應許有災難來到,最後上帝到結束世界,我們要被提到耶路撒冷。

萬一有苦難臨到你,你先去搜尋第一個觀,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詩篇:「看我有什麼惡行沒有」,若非因罪被罰,可能因為其他七個原因。第四章到場廿七章是車輪戰——約伯很可憐,三個朋友不住說:因為你犯罪所以上帝罰你,但約伯則說:上帝啊,我沒有罪,為什麼讓這些事臨到我﹖粗俗一點說:上帝,你死到哪裡去了﹖人若不因罪而有苦難,上帝會辯明——當心自己是否回到原點。若到上帝前,不是報應觀,聖靈感動後發現自己可以坦蕩蕩。初代教會一句名言:The fear of God, no other fear—怕上帝的人一無懼怕。

佈道家布永康被邀到台灣,他講1988年在非洲烏干達大復興的開始。在一百萬人的佈道會開始前,來電說總統要來聽道。同工說:已有一百萬人了,沒有位子呢,總統說:不管你,一定要準備。聚會開始前,總統府150人帶槍浩蕩地進入會場,就將最好的位置——講台前的位子——給他。布永康來講道了,看到帶槍的,他就禱告了:「上帝,怎麼辦呢﹖」上帝回應:「將他當作不在現場。」他就不看他一眼,向著百萬人講道,一無所怕,這就是詩歌和智慧書的重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就不怕人陷害。

摩西有原點的高度,就對法老說:Let my people go!讓我的百姓去。所以要換一副好的眼鏡——耶穌牌——要回到原點。若不是八個原因的第一個的話,就坦蕩蕩往前走。教會可能被人扣帽子,我們不知道原因,因都是「劇中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坐輪椅、看不見。「我對這些人說:當你們睜開眼睛、聽得見,站走來時——你是面對耶穌了!」別人的閒言閒語都不重要,需要有高度——回到原點。

五. 要留心屬靈視野的提升

30-37章是以利戶的講話,學者一直研究他是否好人,但肯定他是好人,因為神最後沒別他認罪,另一方面他是為約伯鋪路。他的講話最高潮的地方:「所以,人敬畏他;凡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他都不顧念。」(三十七24)告訴約伯:你不一定是報應觀,但要繼續敬畏上帝,鼓勵約伯要繼續向上看,提醒他有好的視野,果然很快得到上帝回應。正如施洗約翰是為耶穌鋪路一樣,以利戶是幫助了約伯,因此別人搖晃時要做以利戶的角色,不要給他扣帽子,鼓勵人往上看。

讀土本時,紐約1909年時,世貿中心旁建了當時世上最高的樓,55層,首都保險大廈。這老闆很驕傲,告訴總工程師,他要到頂樓驗工,總工程師要向他匯報。匯報之後坐電樓,總工程師告訴他,電梯只能到50樓,剩下五層要爬樓梯,爬時不要忘了兩個字:look up。在全世界最高的大樓上,走到50樓,走出來,往東看是大西洋,往西看新澤西州,黑遜河,再看路上像火柴盒一樣的……他有畏高症,於是開始搖晃,總工程師又叫他:look up!於是海闊天空。「要仰望上帝,留心屬靈視野的提升,看高一點。」

六. 專心等待隧道後的神蹟

一直等到38章,神終於說話。「神啊,我沒有罪,為什麼派三只小蜜蜂咬我﹖祢管自然怎麼這麼亂﹖到底有沒有自然定律﹖我沒有罪,為什麼罰我﹖有罪的你有沒有罰他呢﹖你有沒有好好管理祢的大自然呢﹖你是不是在寶座上閒著沒事做﹖」

38章上帝講話有三個重點:「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裏,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海水不超過海灘,是我上帝管的! 40章上帝論河馬,41章講鱷魚,鱷魚總佔了一整章,最神秘、最有力、最恐佈的——上帝告訴約伯,這兩隻都是我管的,你以為我不管撒旦嗎﹖海浪不能超過海灘,所以撒旦只能到此為止。

約伯對上帝的問題是:你有沒有管大自然﹖上帝透過三樣東西:海浪、河馬和鱷魚,讓他知道「大自然在我手中」,約伯降服了,就看到隧道的尾巴。專心等待隧道後的晨生。美國神學家愛特生說:只有星空最黑暗時,人們才看到星晨。最黑暗隧道的終端,掌權的神會向你顯現。

七. 擱淺時要留心問該問的

擱淺時不要單問:why,要問:what——上帝有什麼功課要我學會的,因此要給我苦難﹖改變要問的問題,生活有什麼地方需要你管理﹖查看我,搜查我,看我有什麼惡念沒有。

八. 不要在突起的路面上停太久

約伯似乎在城牆外好幾個月,撒旦第一章把他的所有拿走,第二章上帝允許他把健康拿走,撒旦控告上帝說:你就是給了他身外物,所以他有他的存在being,才有信仰。約伯記核心在於:上帝容許他把健康拿走。任何人可以不需要belonging,亦可以有being with God。信仰可以沒有任何好處,仍信仰上帝,所以撒旦說,把他所有的拿走時,看他是否仍信仰你。

信徒可能很怕約伯的經歷到自己身上,但啟示錄12: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 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撒旦本來可以到天庭,但因十字架的緣故,舊約裡撒旦可以到上帝前控告,但因為十字架而被打下來。但新約的人可以放心,不要卡在那裡,在突起的路面上停太久,靠著主往前走。每個人的時間表不一樣:約伯好幾個月,有的人更長,不要在突起的路面上停太久,不要跟別人比較,主權在上帝。

九. 擱淺時專心演好你的角色

需要坐輪椅時,將喜樂彰顯出來;聽不到、看不到時,知道當眼睛耳朵打開時,第一眼就可以見到耶穌。吳牧師跟殘疾人說:你臉上的喜樂是錢買不到的。淺時專心演好你的角色。

十. 信心走出來

雅各書5章11節印證上帝滿有恩典慈愛:「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約伯記前後呼應:前面有燔祭,後面上帝要約伯為三個朋友禱告獻燔祭,約伯記最後以「和好」結束;前面兒女財產全沒了,後面財產和兒女加倍——十個之中的女生都特別漂亮,證明上帝滿有憐憫慈愛,而且約伯活到140歲,見到四代。上帝讓你最後看到隧道的眼光,好叫後人看到約伯的生命。「苦難不是人人配得的,是上帝特別挑的。挑不用belonging亦可以敬畏上帝。」要將你的角色演好。

德國一個演員,一位弟兄演出《耶穌受難記》很多人很受感動。舞台劇結束後很多人鼓掌感恩,很多人到後台跟他拍照。一對夫婦跟他拍照,問他:是否可以到前台,把十字架扛過來拍照﹖扛起來時,發現相當重。「剛才你演的就是這十字架嗎﹖演戲何必如此認真嗎﹖」他卻說:「不這麼重的十字架,怎能將耶穌的角色演得好呢﹖」

上帝揀選你,因為他愛你看得起你,要你將耶穌背十字架的角色演好。地上擱淺時是為了天上彰顯榮光,神的光比你想像的更豐富。神的路是擱淺人的盼望。



(本報推出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專題,每日即時更新,與信徒一起回顧每堂講道內容)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英國最高法院將「女性」明確定義為「生理女性」
dot 「看,你的母親!」受難十架聖殤 默想超越血緣之愛
dot 《深淵宇宙》拍攝花絮 男女角劇組人員經歷生命轉化
dot 台灣教會奇幻福音電影《深淵宇宙》受難日全台院線上映
dot 吳振智牧師「聖殤之旅」:拆毀宗派隔斷的牆 超越宗派藩籬
dot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dot 基督徒Youtuber迺哥從零開始 闖出新媒體一片天
dot 伯神教牧研討會:神學教育、教會營運、年青人、牧者心
 最新專欄
dot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dot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dot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dot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最新生活
dot 調查:三分二家長不清楚《強制舉報虐兒條例》因管教情緒波動逾半不求助
dot 女青研究: 40.6%婦女「不幸福」越年輕「幸福感」越低
dot 從「白宮爭執」看情緒管理 葉大為牧師:了解「情緒按鈕」可免失控
dot 「如何高效靈修」乾貨教學 讓親近神能滿滿收穫!
  證道
從舊約到預苦期:高銘謙牧師解「金牛犢事件」與悔改真義
建道神學院代院長高銘謙牧師預苦期間講解摩西在西乃山四十晝夜按受《十誡》的事蹟,並從中揭示帶給今天信徒的啟示。
溫偉耀博士告別講壇:跨越半世紀的信仰旅程
台灣名牧劉曉亭:警惕!「宗教虛偽」會傳染!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5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